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协会资讯 > 经验分享 > 匠人 匠心

匠人 匠心

来源:未知 时间:2019-08-10 热度:

(蓄势待发)

    6月5日,浙江省红木产业协会组织的商务考察团一行21人,经上海浦东机场飞抵日本大阪。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对日本百年匠心,工匠精神的了解和学习。出发前特意百度了一下日本工匠精神相关的文章和报道,赞美褒奖的声音非常之多。比如下面这段话:“说起工匠精神,不得不提的就是日本这个国家,日本一直被人们称之为有灵魂的国家。其实,这里的灵魂正是工匠所具有的精神。在日本,超过200年的企业高达3146家。日本人的精益求精态度,把一种热爱的精神,代代相传......在日本人思维中,不管是什么工作,不管事情的大小,他们都抱着一种认真细致的态度。很多人都说,日本人太过追求极致,所以他们才会有更多更美的文明,正是这种极致完美的精神,让日本一个小国能有这么好的美学输出......”这么多的赞美之声,使我对此次日本之行充满期待。日本,我们来了!

 

 

(第一站竹中大工道具馆)

   神户“竹中大工道具馆”视此行参观的第一站。“善工者必有利器也”,具说这个道具馆是日本唯一的木工工具博物馆,想来馆内必有令我们脑洞大开的木工利器。进入馆内,日方接待人员介绍了参观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后便步入正题......

 

(参观纪念馆)

   展馆规模不是太大,但空间布置得体,有小中见大的效果,展出木工工具数量不少,依次摆放,斧、刨、凿、锯、锛、锤、尺、墨斗、钻等等大小、长短各异,除外形不同,与中国木工工具在使用功能上并无太多的不同。较为明显的是中国木工所使用的刨子发力以推为主,又称推刨,日本则以后拉为主,个中优劣习惯就好。(个人感觉前推要比后拉更迅捷,效率更高)。日本的锯子是用一整片金属薄板开出锯齿,锯路而成,不论大小都是一人所用。丛馆内展出的工具使 用图片和影像资料里可以看出。但是,这种锯对应国内的木工锯,使用效率没有优势。因为它行程短,长度只有中国锯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国锯在切割大型木材时,可以聚二人的力量,轻松自如。日本锯由于只能一人使用,想来切割时是非常吃力和缓慢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大木作施工中,一把称手的锯是非常重要的,一把可两人合力使用的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内的大木作工程,柱与梁的结合除了柱内看不见的榫卯结构,精密度要求更高的圆抱肩做法就必须使用长而窄的锯子,但是馆内并没有发现这样或类似的工具。也许是展品遗忘摆放了,或者是他们从来就没有圆抱肩这个做法,根本就用不上这样的锯子。馆内还有几个年纪稍大的师傅在工作室内授徒,内容就是用锯切割木材,我们正常十几秒就可以完成的切割,他们要花一分多钟时间,用锯的效率可见一般。尽管日本木工的工具没有让我大开脑洞,但博物馆的建筑形式,馆内的采光,装饰效果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参观麒麟酒厂)

   麒麟麦酒酿造会社是日本三大啤酒公司之一,也是世界前十大啤酒集团。参观位于日本名古屋市的麒麟啤酒厂是此次考察的行程之一。为考察团作讲解的是一位名叫金田的姑娘 ,在金田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工厂的历史,啤酒加工的主要原料,工艺流程和全自动啤酒灌装车间。金田女士的讲解充满了热情与微笑,真诚中透着自信,严谨里又包含了风趣。虽然我们一行有许多人对啤酒并不感兴趣,但在金田女士活泼、风趣的介绍过程中对麒麟公司一番榨啤酒的品质有了深信不疑的转变,并急切地想要一尝为快。几位平时滴酒不沾的女同志在品尝环节也禁不住诱惑喝起了啤酒。酒自然是好酒,在金田女士介绍后再喝,感觉更是好酒。产生这种奇妙效果的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一个企业无论你的生产设备有多先进,产品品质有多高,终究离不开消费者的认可,尽管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日本啤酒,但大家几乎都被麒麟公司员工的热情和真诚征服了,并心甘情愿接受了他的企业文化和产品。甚至有人提出愿意在国内代理他们的啤酒,这正是我们红木人做的不足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也是此次日本之行思想上最大的收获。如何让其他国家更多普通的人,接受中国的文化,使用我们的红木家具,日本企业的模式似乎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学习日本古老的民间工艺

    日本箱根地区的寄木细工是日本古老的民间工艺,在本间寄木美术馆,我们这些一直和木头打交道的人也体验了一把拼木头的乐趣,看着亲手拼合的杯垫,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的。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们对寄木细工有了初步的了解。所谓寄木,就是相互寄生,重组,合并的木头,用中国的话讲就是木头拼花。箱根寄木细工是一种贴面装饰工艺,运用于各种木制家具,大小器皿的表面艺术处理,被处理后的物件色彩丰富,纹理细致,有强烈立体感和层次感花纹用各种颜色不同的木板,横向切割所须的几何图形。然后平整精细度,再依据颜色,大小 ,上胶拼成所需的单个图形,接着再平整单个图形的精细度,再拼出所需的大片图形,最后刨出整张刨花贴在木器的表面,这样一件精美的工艺就基本完成了。

(独立完成作品)

    寄木细工的拼花图形都是直线的几何图形,绝没有弧线的图形,木材切割时必须是横向,这样拼好后就形成了纵向的花纹,有利于揭片且不碎不散,反之则不能成形。寄木细工是一项非常繁琐,细致和需要极大的耐心的工艺,为干了一辈子的本间馆长点个赞。有机会我也尝试着做一个收纳盒。

 

(参观最古老的企业金刚组)

    日本金刚组,一个历史悠久,饱经风雨,却依然充满活力的企业。能够传承千年,沿续至今,这本身就是奇迹,金刚组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绝非偶然,撇开所有其它因素,金刚组拥有高超的技艺和注重人才的培养。这两点肯定是必然的,单凭这两点,就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虽然日本建筑工艺最初学的是中国的技术,但他们活学活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自成一体,成为日本文化重要的组成部。从文化层面来看,日本传统建筑文化丝毫不输中国,从营造工艺方面来看,其梁架结构,榫卯结构等主体方面。以我目前对日本传统建筑了解的有限基础上与中国传统建筑作对比,日本建筑梁架结构的合理性,榫卯结构的实用性,制作组装的快捷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参观三十三间堂)

   三十三间堂是日本国宝级的古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可它每间的垮度很小但柱子却很粗。仔细观察它的结构,居然发现柱子与梁的结合是没有圆插肩的。我们知道任何一座大木结构的建筑,插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建筑的刚性,从而大幅度加大建筑物的跨度,从插肩工艺精度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工匠技能的高低,这就不难解释三十三间堂虽然整体规模宏大,但它每间的垮度很小,柱子却很粗的现象了,因为没有插肩的做法又要保证建筑的牢固度只能通过缩小跨度来减少摇摆度,加粗柱子来增加梁架在柱头上的受力面积提高建筑的刚性。在日本四天王寺和清水寺的建筑也是这样的现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也许,这恰恰是日本传统建筑的特色吧,结合日本木工工具使用的效率,完成一座同样规模的建筑,日本人的用工数可能是中国的2到3倍,甚至更多。因为造价太高,所以珍贵,不知这算不算是日本人对古建筑保护的特别好的原因之一……

 

(浅草寺)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著名文学家林徽因曾说过“中国建筑的优点,绝不是在那浅现的色彩和雕饰,或特殊之式样上面,却是深藏在那基本的,产生这美观的结构原则里,及中国人的绝对了解控制雕饰的原理上……。与中国传统建筑相比较,日本传统建筑在榫卯结构的运用上并没有跟上中国建筑榫卯逐渐发展完善的脚步。尽管网络上有许多榫卯结构的图片和动画演示,但大部分是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绝不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卯结构,甚至出现中国的榫卯结构被日本人发扬光大做到极致的言论,这是十分可笑的。

 

(関所)

 

    通过此次日本之行,对日本工匠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不否认日本的工业实力目前比我们强,但这只是暂时的,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改革开放短短四十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强国,科技强国。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下,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再次成为引领世界前行东方的巨龙。

相关文章